河南驻马店平kaiyun舆县:美了乡村 富了百姓

  工作服       |      2023-11-14 10:22:20

河南驻马店平kaiyun舆县:美了乡村 富了百姓(图1)

  金秋时节,漫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乡村阡陌,屋舍俨然、交通纵横,房前屋后秋色斑斓,家门口车间机器轰鸣。

  近年来,平舆县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出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平舆县西洋店镇西洋潭村老湾村制袋厂生产车间,刚刚结束了秋收秋种的群众,洗掉手上的泥土,换上干净的kaiyun,变身车间工人,开始了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惬意日子。

  “我们西洋潭村目前共入驻企业15家,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为500多名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该村党支部书记邢东奎说,老百姓要富、村集体要富,核心还是要加强党建引领,做强村集体经济。

  西洋潭村把产业富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村资源禀赋,开出“致富良方”,打造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农民增收致富底气十足。这样的画面在平舆县比比皆是。

  去年以来,平舆县围绕“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三园”建设,形成“五大产业引领、特色产业带动、自我发展补充”的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的生动发展格局。

  做强主导产业“主力军”,围绕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用品、白芝麻、电商物流五大产业,建好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与此同时,全县19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经济,打造城乡联动的优势特色园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产品生产加工等kaiyun,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在平舆县铺天盖地,带动近6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他婶子,准备好了没?广场舞快开始啦!”吃了晚饭,一切收拾停当,平舆县老王岗乡兴旺店村村民姜大雨就迫不及待地去邀约邻居老姐妹去村里的小广场锻炼身体。

  金秋的夕阳暖暖地洒满村子,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各色野花竞相绽放,一户户新居红瓦白墙,生动有趣的墙绘传递新风,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前来休闲锻炼的群众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满目秋色中,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图景缓缓入镜。

  “我们一方面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参与,大家一起亲手参与打造自己的家园,积极性和荣誉感自然就有了。”兴旺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团结介绍说,现在村里的路通了、灯亮了,村子更美了,群众更满意了。

  兴旺店村的变化就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平舆县近年来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平舆县通过政府以奖代补、干群共建,以“三捐”活动为载体,号召全县广大群众开展以捐资金、捐物品、捐劳力为主的“三捐”活动。全县累计捐款6960万元,捐物品价值8250万元,捐义务工41万人次;打造小游园28处,绘制墙体标语、宣传画1500多处。

  此外,该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各村资源禀赋,融合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怡人画卷。

  眼下,在该县万冢镇郭寺村的标准化大棚里,阳光玫瑰葡萄迎来了大丰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浓浓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一旁的500亩西蓝花种植基地里,满眼的“绿花”绽放大棚,青翠欲滴,煞是喜人。收割、分拣、装箱,忙忙碌碌,一派丰收景象。

  “现在我们有了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产业,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了,村子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68岁的老党员姚世亭感慨地说。

  老百姓常言,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郭寺村的变化,用村党支部书记鲁瑞华的话说,那就是凝聚了村党支部一班子的“初心、信心、用心、决心、恒心”力量,务实重干的结果。

  为稳定增加群众收入,郭寺村因地制宜,多方争取项目资金,2020年建成蔬菜大棚15座,流转土地70亩成立挚诚生态农业园;2022年流转土地500亩种植西蓝花,新建8个大棚育苗、种植芹菜和阳光玫瑰葡萄;建成饴品园糖厂,年产值近1亿元。2022年,该村村集体收入106.2亿元。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给郭寺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村新修道路18公里,新建垃圾池28个、游园4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20盏,完成旱厕改造、电网改造、安全饮水提升工程,打造郭寺村红色教育基地村史馆和金枝广场。随着村子整体形象的提升,郭寺村先后被评为驻马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红旗党支部、“五星”党支部。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平舆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四有四带”标准选优配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县“双强”型村支部书记达到94%,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